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珠宝知识 >>
《GB/T 18781-2008 珍珠分级》国家标准
类别: 珠宝知识    发布日期:2017-06-24 

一、珍珠分级标准概要

根据GB/T 18781-2008珍珠分级国家标准,概括地说:

珍珠分级是根据珍珠的类别(海水珍珠、淡水珍珠),分别从颜色、大小、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有核珍珠)等质量因素进行评价,其中颜色、光泽、光洁度需根据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给出级别。

再可根据珍珠质量因素级别,将用于装饰的珍珠划分为珠宝级珍珠和工艺品级珍珠两大等级。

此外,对于多粒珍珠饰品要进行质量因素级别和匹配性级别确定。

二、珍珠分级序幕:珍珠的鉴定分类

1.珍珠的鉴定分类

依据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珠宝玉石鉴定》检测样品,进行鉴定和分类定名。包括:

1) 根据生长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

2) 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海水和淡水,故有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

3) 根据有无珠核的养殖方式,可划分为有核养殖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

4) 根据是否附壳,可划分为游离型养殖珍珠和附壳型养殖珍珠。

5) 检测确定是否经人工处理,如染色、辐照处理

一句话概括:珍珠分级检测的序幕:先检测确定珍珠是天然珍珠或养殖珍珠,未经其它人工处理(如染色、辐照处理),同时确定是海水还是淡水珍珠。

2.珍珠检测鉴定要点说明

1)   养殖珍珠——简称珍珠

根据产出机制,珍珠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天然珍珠直接定名为“天然珍珠”,英文名称:Natural Pearl;养殖珍珠根据国家标准GB/T 16552-2003 珠宝玉石名称,可以简称为珍珠,但英文名称仍为Cultured Pearl。

2) 检测难点——是否经人工处理

此环节是珍珠分级的准备工作,也是常规珠宝玉石检测鉴定步骤。目前鉴定的难点:是否经过人工处理,特别是各种颜色的人工处理。经处理的珍珠按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标准,需在名称上标注。且不再进行分级。

3)  分级级别限定不同,海水、淡水珍珠区分成为必须

根据生长水域的不同,珍珠分为淡水、海水两大类,可称为淡水珍珠、海水珍珠。由于生长水域、母贝品种不同,产出的淡水珍珠与海水珍珠品质差异较大。

在珍珠分级标准中,根据基本一致的珍珠质量分级要素如颜色、光泽、光洁度、形状、珠层厚度等方面,分别对淡水珍珠与海水珍珠设定了不同级别限定。因此正确区分珍珠的生长水域,是珍珠分级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4) 海水、淡水珍珠鉴定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不仅使用常规放大检查方法观察珍珠的表面生长纹理,还利用X荧光能谱仪检测其钙锶比例、锰元素的含量等方法,来综合判定珍珠的生长水域。

三、珍珠气质所在:分级的质量要素

珍珠分级标准中确定的质量因素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级别、光泽级别、光洁度级别、珠层厚度级别(海水珍珠)、匹配性级别。其中,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予以确定:

观察项目:颜色,通过肉眼观察描述相关颜色类别。

测试项目:珍珠的大小、形状级别、珠层厚度级别须经过测量、计算得出。

对比观察项目:珍珠光泽、光洁度等,需要与相关标准样品对比,得出相应的级别。

1.观察项目珍珠的颜色

珍珠的颜色,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实验室分级则在灰白背景下,使用5500-7000K日光灯下,用肉眼观察珍珠的体色、伴色、晕彩三方面,综合描述评判珍珠颜色。

1) 珍珠颜色分类

珍珠的颜色与其生长的水域环境(淡水、海水)、母贝的品种、水中微量元素相关。珍珠的颜色按其体色划分为:

白色系列: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瓷白色等,海水、淡水均有产出。海水珍珠以南洋珠和日本珠最为著名,我国一直占据着淡水珍珠养殖的霸主地位。

黄色系列: 浅黄色、米黄色、金黄色、橙黄色等,海水、淡水均有产出,以南洋金珠质量最佳。

黑色系列:黑色、蓝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铁灰色等,主要产自海水,以塔希提珍珠最为著名。

红色系列:粉红色、浅玫瑰色、淡紫红色等,主要产自淡水。

2) 珍珠颜色的评价

颜色的描述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珍珠颜色的评价,从其颜色的体色和伴色是否纯正、均匀,是否明亮,饱和度是否适宜等,晕彩是否明显、灵动等多方面进行。珍珠的伴色,可能有如白色、粉红色、玫瑰色、银白色或绿色等伴色。珍珠的晕彩,可划分为晕彩强、晕彩明显、晕彩一般。

以黑珍珠为例:如果一粒的体色为纯正黑色、具绿色伴色、晕彩明显,与一粒体色为黑色、无伴色、无晕彩的珍珠相比,前者颜色更加丰富多彩、更具灵动的气质。

2.观测项目——形状大小

珍珠形状可划分为正圆、圆、近圆、椭圆、扁圆、异形。其中正圆、圆、近圆形的珍珠,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批量散珠可以用珍珠筛的孔径范围表示。

业内以走盘珠形容珍珠的圆度,真正达到正圆(A1)的珍珠可谓是万里挑一。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不再局限于选购圆珠,从检测的样品可以看到,椭圆形、扁圆形甚至异形珍珠的送检量在逐年增加。

3.观察对比项目——光泽级别

珍珠的光泽受到贝类生长水域环境、温度、母贝健康程度、珠核或插片殖入贝类生物体内的位置、养殖时间、捕捞收获的季节等诸多因素影响,珍珠的光泽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粒珍珠,其各个方向的光泽也可能不尽一致。  

1) 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分为极强、强、中、弱4个级别,可分别用A、B、C、D来表示。拥有强(B)以上光泽的珍珠会比光泽级别为弱(D)的,更具高贵典雅的气质。

2) 观察要点: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程度。

3) 分级方法:与珍珠分级标准样品进行仔细对比

检测人员将送检样品与珍珠分级标准样品进行仔细对比,来确定送检样品的光泽级别。对比观察时,仔细地转动样品,全方位观察被检测样品的明亮及均匀程度、影像的清晰程度,以获得准确的光泽级别。观察其各个方向光泽强度比例,最终确定该件样品的光泽级别。

对于成串的珍珠饰品,每一珍珠的光泽可能不尽相同,检测人员会仔细观察每一粒,以大于90%的光泽级别作为该件样品的光泽级别。

4.观察对比项目——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分为:无瑕、微瑕、小瑕、瑕疵、重瑕。可以分别用A、B、C、D、E来表示。

光洁度即根据珍珠表面瑕疵的程度,来评价珍珠表面的光滑、洁净程度。详细包括观察瑕疵种类、大小、多少,分布情况等。

在实验室,送检的样品绝大多数是镶嵌成品或珠串饰品。需要检测人员全方位观察珍珠,仔细检查被金属遮挡的位置及两粒珍珠相接触的位置,认真记录表面瑕疵种类、多少及分布情况。尽可能给出准确的判断。

5.观测项目——珠层厚度级别

对有核珍珠而言,还需评价珠层厚度级别。珠层厚度是从珠核外层到珍珠表面的垂直距离,可划分为特厚、厚、中、薄、极薄5个级别(详见下表)。

目前检测方法包括X光照相法、OCT光学相干层析法珠层厚度检测方法和直接测量法三种。而从无损、直观、操作安全等因素综合比较,OCT光学相干层析法为目前最佳的方法。

珠层厚度级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珠层厚度不仅影响珍珠的光泽、颜色、大小,更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珠层较厚的珍珠,颗粒大、光泽饱满、颜色饱和度高、珠层与珠核结合紧密不易分离。

实验室曾接收客户送检一件珍珠饰品,消费者佩戴时间不长,一些白色片状物从样品表面脱落,消费者怀疑购买了仿制品。检测人员仔细检测,检验结论为珍珠,从样品表面脱落的白色片状物是珍珠层,珠层脱落的原因是珍珠层太薄、佩戴存放方法不正确等方面造成。

四、综合气质:珍珠等级

1.珍珠等级

根据珍珠分级标准,按珍珠质量因素级别,用于装饰使用的珍珠划分为珠宝级珍珠和工艺品级珍珠两大等级。

1) 珠宝级珍珠质量因素最低级别要求光泽级别:中(C)。

光洁度级别为最小尺寸在9 mm(含9 mm)以上的珍珠为瑕疵(D)。

最小尺寸在9 mm 以下的珍珠为小瑕(C)。

珠层厚度(有核珍珠)为薄(D)。

2) 工艺品级珍珠:达不到珠宝级珍珠要求的为工艺品级珍珠。

2.多粒珍珠饰品等级

多粒珍珠饰品如珍珠项链,需要从珍珠项链中的总体质量因素级别确定和匹配性级别确定两个方面,来确定整体等级。即

a)确定饰品中各粒珍珠的单项质量因素级别;

b)分别统计各单项质量因素同一级别珍珠的百分数;

c)当某一质量因素某一级别以上的百分数不小于90% 时,则该级别定为总体质量因素级别;

3.珍珠分级结果各质量因素级别的英文代号表示

珍珠分级结果应按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如果涉及)、匹配性(如果涉及)顺序连续表示。如:某件海水珍珠项链的质量因素级别的中文表示是:

1) 形状级别:圆     A2

2) 光泽级别:极强   A

3) 光洁度级别:无瑕 A

4) 珠层厚度级别:中 C

5) 匹配性级别:很好 A

质量因素级别的英文代号连续表示是:A2AACA

因珍珠的有核无核及饰品状态的不同,如单粒珍珠、多粒群镶、项链等多种情况,实际分级结果中则会出现3-5个字母级别表示。如单粒无核珍珠有3项级别评价,则用3个字母表示;单粒有核则用4个字母。同样项链则为4-5项目。

珍珠分级通过对珍珠的质量要素评价,从珍珠各个不同方面展现了珍珠本身的气质。可以充分全面地体现珍珠丰富的颜色、亮丽独特的珍珠光泽等要素和综合等级。

珍珠分级的结果给经营者、特别是消费者提供详实的质量信息,以分辨珍珠种类、质量优劣,从而保证消费者有信心确定所要购买的珍珠饰品。珍珠的品质再加上珍珠饰品各种富有想象力、豪华款式设计和精工制作,更给珍珠的气质,增添无限的风采。